蔡衍明爭議不斷,他從中時集團購買的中天電視,多年來未能落實新聞專業的要求,不斷遭民眾投訴,屢次違規被罰款,2020年更換執照時未能通過NCC的評鑑,被迫從有線電視頻道下架(林照真,2022a:162-163)。
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推出「劇場版《大娛樂家》」《馬戲派對》,帶給觀眾一場最溫暖歡樂的佳節歡聚派對。2022龍崎光節空山祭以「隨風去留」為創作主題,探討關係人口,人與土地間無形的聯繫,述關於「離開/離不開」的故事,策展團隊在設計上融合了虎形山大冠鷲、阿勃勒二形象為概念,以風這主題元素,連結所有離開與離不開之間的羈絆,再次帶著以在地議題為靈感的作品回歸,將龍崎夜晚的山林妝點成迷離夢幻的秘境,並在其中試圖探討人、故鄉及成長之間的微妙關係。

《Télérama.fr 法國泰萊拉瑪文化期刊》稱《人類狂想曲》為「一場強大而現代的催眠秀。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、般若電司音樂祭、電影《智齒》也在週末舉行、上映,快跟著【藝遊嚮導】安排好聖誕節吧。」一天之中,你重複哪個動作最多次?這些重複的動作會看起來很荒謬嗎?你要為了得到更多回報而投入更多嗎?當一切都進展得太快,你要在完全陷進去前慢下來,還是為此上癮呢? 《人類狂想曲》以七位雜耍演員構成一個微型社會,延伸出複雜的交流與關係連結。【展覽】 名稱|STAART 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 時間|2022/12/23(五)- 2022/12/25(日) 地點|高雄承億酒店14F、15F、16F(高雄市前鎮區林森四路189號) 備註|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 打破亞洲「插畫等同文創」刻板印象,收藏未來藝術之星的第一件藝術品。全國最美山林燈節「龍崎光節空山祭」將在聖誕夜登場,規模較以往更大,特邀11組藝術家搭建15件創作,以「隨風去留」為主題,述關於「離開/離不開」的故事試圖探討人、故鄉及成長之間的微妙關係
我將讓你知道閱讀可以走多遠 熱愛閱讀的文藝青年來到一家神秘的書店,在其地下室的書房閱讀,將會進到書中參與文字描繪的世界。《迷宮書店》帶領觀眾重新審視閱讀的意義,延伸身心體驗,在劇中世界滿足大家對於文學的想像。雖然2023年1月公布的CPI會下降到6字頭的成長率(請見表三),但離Fed主席鮑爾通膨2%的目標區還有很大的距離。
2022年Fed年終升息2碼上週(12/11-17)是「超級央行週」,一共有六個國家中央銀行召開利率會議:台灣、美國、歐元區、英國、瑞士、菲律賓等。所以合理推論是利率會止在6%之前。如華爾街預期,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減緩升息幅度,從升息3碼降為2碼,市場也以大漲回應。最快可能會落在2023年3月21-22日的FOMC會議(請見表一)。
美國、歐元區、英國、瑞士、菲律賓等國家央行各升息2碼(0.5%),台灣升息半碼(0.125%)。此時,華爾街開始做明(2023)年度的預測:何時升幅降為1碼?何時停止升息?最終利率上界(Upper Bound of Terminal Rate)是否超過5%?何時降息?美國景氣是否衰退?在歲末年初之際,上述每一個事件(Events)深刻地影響2023全年的金融市場走勢,關係著2023年投資的規劃與策略。

以目前主席鮑爾鷹派的政策主張,不會停在5%。Fed主席鮑爾不止一次表示指標的預測相當困難,不能以短期的趨勢來做決策。筆者認為預測的時間點可能太早一些。根據「極鷹派」聯邦準備銀行聖路易分行總裁布拉德(James Bullard)以泰勒法則推估的區間範圍是5%~7%(中位數6%),他特別強調5%是寬鬆條件下的鴿派政策,不具有效限制性,尚不足以將通膨拉回目標區。
根據Fed觀測指標3+1推估(請見: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「放鴿」,然而看完演講稿,我卻對未來景氣前景感到憂心),勞動市場依然緊縮,仍然找不到工人,短期內工資率下降有限,Fed升息幅度再降一碼可能不會這麼快。這時Fed會先暫時觀察一陣子,監測3+1指標有無回落跡象,再做進一步決策。何時停止升息?Fed停止升息的時間點,國內外市場的看法相當一致,約落在2023年第二季與第三季,筆者是認為會落在第二季,因為物價最早在第二季會落入2%目標區(請見表三)所以合理推論是利率會止在6%之前。
此時,華爾街開始做明(2023)年度的預測:何時升幅降為1碼?何時停止升息?最終利率上界(Upper Bound of Terminal Rate)是否超過5%?何時降息?美國景氣是否衰退?在歲末年初之際,上述每一個事件(Events)深刻地影響2023全年的金融市場走勢,關係著2023年投資的規劃與策略。雖然2023年1月公布的CPI會下降到6字頭的成長率(請見表三),但離Fed主席鮑爾通膨2%的目標區還有很大的距離。

根據「極鷹派」聯邦準備銀行聖路易分行總裁布拉德(James Bullard)以泰勒法則推估的區間範圍是5%~7%(中位數6%),他特別強調5%是寬鬆條件下的鴿派政策,不具有效限制性,尚不足以將通膨拉回目標區。何時停止升息?Fed停止升息的時間點,國內外市場的看法相當一致,約落在2023年第二季與第三季,筆者是認為會落在第二季,因為物價最早在第二季會落入2%目標區(請見表三)。
根據Fed觀測指標3+1推估(請見: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「放鴿」,然而看完演講稿,我卻對未來景氣前景感到憂心),勞動市場依然緊縮,仍然找不到工人,短期內工資率下降有限,Fed升息幅度再降一碼可能不會這麼快。最快可能會落在2023年3月21-22日的FOMC會議(請見表一)。美國、歐元區、英國、瑞士、菲律賓等國家央行各升息2碼(0.5%),台灣升息半碼(0.125%)。Fed主席鮑爾不止一次表示指標的預測相當困難,不能以短期的趨勢來做決策。筆者認為預測的時間點可能太早一些。2022年Fed年終升息2碼上週(12/11-17)是「超級央行週」,一共有六個國家中央銀行召開利率會議:台灣、美國、歐元區、英國、瑞士、菲律賓等。
不過筆者認為2023年下半年「通貨膨脹」這個名詞將在金融市場消蹤匿跡。以目前主席鮑爾鷹派的政策主張,不會停在5%。
如華爾街預期,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減緩升息幅度,從升息3碼降為2碼,市場也以大漲回應。這時Fed會先暫時觀察一陣子,監測3+1指標有無回落跡象,再做進一步決策
那你要不要諮商?不要。同樣的許多人會去上坊間心靈課程,也是因為比起心理諮商,這些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去建立信任的機會。
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,當你想要更認識諮商並尋找好的心理師時,你很難找到「受過諮商的人分享經驗」,就算找到也很難看到當事人描述他「怎麼獲得協助」,通常能夠找到的就只有「諮商有用」之類的描述。當大眾可以有越多的機會去看到心理師的本人,或者看到他生產的文章或圖片,哪怕只是一篇貼文都可能讓人對他產生越多的認識,那些肯定與好感最後都可能化為安全感,成為推進民眾前往諮商的力量。就像是一間建商不斷宣傳我們房子蓋得很好,卻怎樣也找不到其他人的評價,你大概還是很難產生信任吧。即便他從諮商中得到了幫助,種種因素也不會讓他公開宣揚。
只是心理師在推廣上,因為受到倫理的限制而處處綁手綁腳。雖然這樣的描述是正面的,但終究是心理師自己說的,而不是諮商過的人說的。
在我自己的經驗中,就不斷遇到有人跟我說諮商很好很棒,但是問起他們覺得諮商在做什麼時,他們卻說不太出來。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日前在Hahow平台上架後,遭受許多專業與民間的反對。
來諮商的人不管是婚姻衝突、職場壓力、或者哀傷失落,都是正在面臨到某種生命的困境,而越是深切的困境就會對於揭露有越多憂慮。理科太太拍過那麼多的影片了,喜歡影片內容的話自不用說。
老師的身邊也可能有著許多的學生,他們能聚在一起分享對老師的了解,也傳遞對老師的肯定。也許是他們可以直接與老師互動,甚至有需要就可以直接得到老師的建議。畢竟要住到十幾二十年,為了買到好的房子你可能會調查建商的評價、研究房子的建材或工法,也可能會詢問鄰居對於住在這個區域的心得。將受過諮商的經歷包裝為知識銷售,其中確實有不合理之處,個人也曾經撰文章(回應理科太太:一個接受過諮商的人就出來開課談諮商,這樣真的合適嗎?)評論此事。
有人會質疑為什麼心理師開課,理科太太卻不可以?如果我們以心理師的角度出發,開課的意義就不只是知識的傳播,而是讓人產生信任並通往諮商的橋樑。就像一個人正在鬧離婚而諮商,他會願意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婚姻出狀況了嗎?不知道別人會怎麼評價他與伴侶,也害怕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話題。
就算不到喜歡,至少你看的到本人,看的到她說話,這樣的過程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。但要是一間房子怎樣都查不到評價,你會敢買這間房子嗎? 諮商所面臨到的,就是這樣的困境:接受諮商的人是不太會說的。
缺乏對心理師的認識,難以建立直接的信任 難以了解諮商的實際內容、缺乏使用者的回饋,影響的不只是對諮商的評價,也關係到人在求助時最關鍵的一個因素:我們是否信任對方。例如諮商非常強調「界限」,為了確保心理師能夠以最純粹的角度去看見當事人的狀態,倫理要求心理師要盡量減少與當事人非專業的互動(可參考筆者另外一篇文章:諮商心理師的職業倫理:只是和案主吃個飯、喝杯咖啡也不行嗎?),因此你不會有事沒事就能看到心理師在做什麼,也無法隨時想問問題就能找到人。